
2025 年成為全球金融體系的重要轉折點。近三十年來首次出現各國央行持有的黃金價值超過美國國債的情況,自 1996 年以來未曾發生過。這一現象凸顯了「去美元化」 (de-dollarization)進程正在加速推進。在對美國財政穩定性的擔憂、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以及美元被作為「金融武器」使用的背景下,各國正日益尋求降低對美元的依賴。
世界黃金協會指出,剛過去的 5 月份,全球官方黃金儲備達到 36,344 噸,其價值隨著金價飆升至每盎司 3,500 美元 而水漲船高。由此帶來的黃金總價值已超過外國持有的美國國債約 3.8 萬億美元。這一局面被視為全球金融體系「新一輪再平衡的起點」。
在過去三年裡,全球各國央行大舉增持黃金,規模創下歷史新高。2022 年淨購買量高達 1,136 噸,為自 1950 年以來最多的水準,且超過 2010 至 2021 年平均值的兩倍。此趨勢在 2023 年和 2024 年仍在延續,使黃金逐漸從「風險對沖工具」轉變為全球外匯儲備 管理中的「戰略性資產」。
與此同時,美元正逐漸喪失主導地位。到 2024 年底,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佔比已降至 57.8%,創下 30 多年來最低水準,並較 2002 年的 72% 大幅萎縮。若將黃金計入其中,美元所佔比例僅剩 46%,而黃金則上升至 20%,超越歐元的 16%。
推動這一趨勢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美元在對俄制裁中被廣泛用作工具、美國公共債務突破 37 萬億美元 引發的擔憂,以及各國為降低對單一貨幣依賴而進行的外匯儲備多元化 配置。摩根大通的報告甚至評估稱,黃金需求的上升正成為牛市的驅動力,金價有望在 2026 年 前觸及每盎司 4,000 美元。
儘管美元仍是全球主要儲備貨幣,但各國即便只是小幅減持,也可能對美國經濟造成衝擊。全球對美元的需求是支撐美國舉債和超額支出的關鍵機制,一旦這種需求減弱,美元可能回流至國內體系,從而對匯率造成下行壓力,推高通脹風險。在最糟糕的情況下, 這甚至可能引發嚴重的通貨膨脹。
這一切都表明,世界正邁入一個新的時代——黃金再次扮演關鍵角色,而美元則開始受到來自內部因素和各國減少對單一貨幣過度依賴的推動力所帶來的挑戰。
資料來源
AMARIN
讓財務問題變得更簡單,與我們開始美妙的新一天,MAKE A GREAT DAY WITH ACU P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