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儘管美國的通膨率已有所下降,5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為3.3%,較兩年前下降了逾6%,但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近年來一直維持較高利率水平,以持續控制通脹。目前暫無明確跡象顯示近期會降息。此外,美國勞動力市場依然強勁,失業率低於4%,且工資水準持續增長。
歐洲中央銀行(ECB)成為首個開始降息的重要央行,於六月將存款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2.00%。但ECB尚未發出持續降息的信號,且歐元區經濟依然疲弱,2025年第一季GDP 僅成長0.4%,這使得ECB在引導經濟實現穩健復甦的過程中面臨困難。
世界銀行預計,2025 年全球 GDP 成長率僅為 2.4%,與幾年前相比有所下降,因為新興市場正努力應對貨幣疲軟、資本外流和借貸成本上升等問題,這對投資和疫情後的經濟復甦造成了影響。
儘管高利率看似是一種負擔,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它也反映出全球經濟體系正在 “重置”,以回歸更加平衡的狀態。許多國家正藉此機會調整經濟結構,減少對刺激政策的依賴,並推動新的發展文化,特別是在綠色科技和數字技術方面。投資者開始轉向持有收益穩定的債券和固定收益類資產,而企業部門則更加注重成本控制與效率提升,取代了以往依賴借貸驅動成長的模式。
2025 年的泰國仍面臨全球經濟、貿易夥伴出口和旅遊業等方面的不確定性,雖然旅遊業正在復甦,但仍未充分發揮潛力。泰國將利率維持在 2.50%,以平衡通膨和刺激國內經濟為目標。
東南亞多個國家選擇實行緊縮的貨幣政策,同時通過基礎設施投資和促進私營部門來刺激經濟,期望國內經濟足夠強健,以抵禦外部衝擊。
2025年的高利率並非經濟衰退的信號,而是中央銀行控制通膨和維護穩定的職責體現。經濟素養對每個人都非常重要。
讓財務問題變得更簡單,與我們開始美妙的新一天,MAKE A GREAT DAY WITH ACU P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