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動攻擊行為是一種間接的不良行為。當這些人感到不高興時,他們不會坦率地表示自己很生氣、不同意或者認為我們錯了,而是選擇用其他方式表達自己的感受,比如通過語言或行動來刺激對方,讓對方感到不高興。
被動攻擊行為可能發生在任何地方,無論是在工作、家庭、學校、社區,還是與親人在一起。表現出這種行為的人認為,如果他們直接表達憤怒,會對他們造成不好的影響。因此,他們選擇用微笑來隱藏怨恨和憤怒。
讓我們看看自己或周圍人的行為,看看我們是否曾經這樣做過。
有時,一些話語或信息表面上看是讚美或關懷,但如果你仔細留意,它們往往隱藏著某種諷刺、挖苦或偏見,而聽者卻渾然不知。
比如,京都委婉語中:
雖然通過被動攻擊方式讓別人不高興似乎可以發洩情緒,但很多人在被這種方式傷害後,往往會產生焦慮,擔心對方的表現是否意味著討厭自己或對自己不滿意。
深呼吸,試著管理自己的情緒,認識到心煩意亂、悲傷和難過是人之常情。
誠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不要責罵,並談談這些話給自己帶來的後果。例如:「你剛才說的話讓我很難過。當我在你身邊時,這讓我感到很焦慮。」
如果對方仍然有同樣的行為,你應該明確表示,如果對方繼續這樣做,你將不再說話,並立即走開。這樣對方就會知道他們的行為是不可容忍的,同時也可以保護自己的心理健康。
被動攻擊行為的主要原因是害怕對抗、害怕被拒絕、害怕不被社會接受。因此,被動攻擊者發明了其他方式來表達在各種情況下的不滿。
不過,歸根結底,如果我們能夠在一個可以直接對話和批評的社會中生活,被動攻擊行為可能會逐漸減少。選擇面對衝突,可以減少我們生活中每個社會中的有毒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