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助推理論
為什麼人們明明知道抽煙、喝酒精飲料、吃不健康食物使我們的健康有害,卻還是要抽菸?在財務方面,人們也傾向於奢侈消費。
這種情況的原因,在於美國經濟學家理查德·塞勒博士的最初假設:「人類往往表現出非理性,因為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或受個人情感和感受的偏見而做出錯誤的決定」該思想在經濟和心理層面經過了篩選,該理論旨在激勵而非強迫,隨後催生了助推理論
助推理論是一種設計方法,它不會讓自己承受太大的壓力,從而使我們能夠更好地實現目標,因為通常人們傾向於更專注於短期目標,而不是充分考慮長期目標。省錢就像是強迫自己設定的大目標,最終導致這些目標難以實現。然而,這一理論將有助於儲蓄的靈活性。有四個步驟如下
設定目標並獎勵自己
創造儲蓄的靈感,實現儲蓄目標後,獎勵自己,這將有助於實現目標並有儲蓄的動力。例如,你打算每月存3,000泰銖的錢,1年後,你可以用不超過5,000泰銖的預算來購買你最想要的東西,該方法使你有繼續儲蓄的動力。
改變消費習慣,以更快達成目標
一旦你設定了每月省下3,000泰銖的目標,你的生活習慣就應該調整,為了現你的目標。如果你是派對人或逛街族,請試試減少派對或購物的頻率,尋找其他無需花錢的活動,以便減少消費。
把錢分開,開設獨立帳戶
想要完成任何事情,不僅取決於紀律,還取決於良好的規劃和管理,尤其是資金的明確劃分。例如,你可以利用儲蓄應用程序,該應用程式目前具備將其資金劃分為子口袋,你可以在每個子口袋中儲蓄,並幫助你將錢分開使用。然而,對於忍不住將錢從一個口袋轉到另一個口袋的人來說,可能會嘗試開設另一個新的儲蓄帳戶,這樣你就不會知覺中使用這筆錢。
定期檢查餘額可避免不知不覺中把錢花光
儘管經常查看你的餘額,尤其是在月底,金錢的減少而傷害你,由於你不知道多少錢在你的帳戶中。然而,定期、習慣性地查看餘額會阻止你把錢花在不必要的事情,這個方法就像是提醒自己,以免無意花光所有的錢。儲蓄部分應該在月初明確分開或使用主動扣款方法,以免你忘記。
助推理論是另一種儲蓄技巧,該理論為我們提供了更多的儲蓄選擇,並讓我們知道儲蓄並不是很難的。
參考來自
- https://www.krungsri.com/bank/th/krungsri-consumer/moneymatters/nudge-theory.html
- https://www.salika.co/2020/07/28/nudge-theory-save-money-tips/
- https://www.afr.com/life-and-luxury/health-and-wellness/how-to-use-nudge-theory-to-get-fit-and-save-more-money-20230210-p5cjmu
有關文章
Follow us
Facebook-f
Instagram
Line
Tiktok
Youtube